<menuitem id="rtdjl"></menuitem>

<menuitem id="rtdjl"></menuitem>

    <span id="rtdjl"></span>

       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溫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> > 資訊平臺 > 學習園地
        資訊平臺
        INFORMATION PLATFORM
        魯班的“拙”與墨子的“巧”
        作者: 秦 強 文章來源: 更新時間:2016/2/18 8:33:24 瀏覽次數:13111

            魯班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能工巧匠。傳說,魯班曾經削竹木以為鵲,成而飛之,三日不下。魯班因此洋洋自得,自以為至巧。然而,魯班自認為的“至巧”,在墨子那里卻沒有得到認可,反而被墨子批評為拙劣無用。

          墨子對魯班的批評載于《墨子·魯問》:“子之為鵲也,不如翟之為車轄,須臾劉三寸之木,而任五十石之重。故所為功,利于人謂之巧,不利于人謂之拙。”原來,墨子不是說魯班的木鵲制作得不精巧,而是說魯班的木鵲既不能拉車,也不能載重,對人沒有什么用,因而是“拙”不是“巧”。魯班聽完,深受觸動,后來一心為民著想,發明了許多實用的木制品,被后人譽為“工匠之父”。

          當然,從純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講,魯班的木鵲并非沒有科學價值,墨子的批評并不完全正確。然而,這一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卻引人深思。比之于為官從政,就是其“為功”的價值取向當以利民為標準。利民的政績方謂“巧”,不利于民的政績則是“拙”。

          為官一任,當然就要出政績,但出什么樣的政績則大有分較。這些年來,一些地方的“政績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之所以為社會所詬病,就在于只在形式花樣上做文章,只求“驢糞蛋,表面光”,意欲以之為求取一己升遷的敲門磚,實則于民無用,甚至勞民傷財。因此,“為功”有什么樣的價值取向,就會出什么樣的政績。以利己為本,則往往會重面子輕里子,重眼前輕長遠,急功近利,投機取巧,一些項目污染嚴重、破壞生態也照上不誤,一些城市“翻燒餅”式的拆了建、建了拆也時有發生。以利民為本,則必計深遠、謀周詳,那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事,那些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實績,從根本上說都是心里有百姓這把尺子。

          在去年同中央黨??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,做到‘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’,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。”對于領導干部來說,人民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,是干事創業的價值標準,自當以百姓心為心,以人民利益為重。我們講“心中有民”“心中要始終裝著老百姓”,不是只在嘴上說說的,而是要用行動來檢驗,要以是否利民作為政績的評價標準。“百姓心中有桿秤”,面對一些地方與民爭利的做法、“出洋相”的項目,其雖聲稱為百姓造福,又如何能令百姓信服?

          古人云“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,不聞有亂民而有獨治之吏。故明主治吏不治民。”又云“變民風易,變士風難;變士風易,變仕風難。仕風變,天下治矣。”抓住領導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強化為官從政的為民價值取向,用好百姓這把干事創業的尺子,讓為己取巧鉆營者靠邊,讓為民苦干實干者有位,則政治生態就會有根本性的好轉。

      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6年02月18日   04 版)

        【字體大?。?a href="javascript:doZoom(16)">大
        返回】【打印】【關閉
        上一條信息:述得好關鍵是干得好
        下一條信息:把牢思想的“總開關”
        友情鏈接
        溫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@ 2010 最佳瀏覽分辨率:1024X768 浙ICP備11003749號-2

        浙公網安備 33030202001571號


        電話:(0577)88085507,傳真:(0577)88085505    技術支持:詠唐科技 

         

      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

        <menuitem id="rtdjl"></menuitem>

        <menuitem id="rtdjl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<span id="rtdjl"><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