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荷之語
作者:
沈劍華 文章來源:誠達公司 更新時間:2021/2/20 9:08:04 瀏覽次數:1055
每次來杭州,只要有時間,都會去蘇堤斷橋走走。今日雨中漫步蘇堤,卻是第一次。打傘佇立柳下潭畔,用手機玩拍雨中殘荷。想起昨日地鐵上一小屁孩奶生奶氣喊我“阿婆”,想起昨晚昔日友人相見敘舊,不禁感嘆“人如殘荷”。此刻,用殘荷的風骨和意境來解讀人生,豈不貼切!
楊萬里用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頭”形容點點初荷之俏。李商隱用“惟有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”描寫亭亭夏荷之美。李白用“秋花冒綠水,密葉羅青煙”寫意秋荷之韻。周敦頤以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"詮釋荷之圣潔品質。王國維贊“水面清圓,一一風荷舉”得荷之神理。冬日雨中,看滿塘荷莖挺立,垂顏照水,卻獨感悟朋友圈里“殘荷無言,意韻猶存”這句非大家之筆。
春日荷花冒蕊,探頭探腦,孕育生機,如人之幼少年,茁壯成長,蓄勢待發。夏日荷花盛開,清麗圣潔,躍動幽香,如人之青壯年,朝陽皓月,綻放青春。秋日蓮鞭鉆入湖底泥土,膨大成藕,如人之盛年,成家立業,生兒育女。冬日殘荷如人之中暮年,褪盡浮華,雖余輝殘蓬,仍不墮污泥,以傲然風骨堅立寒潭池面。
殘荷如生命輪回之見證。有維納斯的殘缺之美,有暮年赫本的精致及韻味,有歷盡滄桑之后的從容與淡定,有洗凈歲月鉛華之后的寧靜與通透,有浸潤芳年華月積淀的氣質和魅力,有歷經歲月沉淀的醇厚與靜謐,更有蠟盡前的堅韌和冀望。我欣賞殘荷之韻,更敬慕她不懼風雨躪蹂,仍堅守一隅平常,寵辱不驚,傲然屹立之風骨。愿我們人到中年,仍保持一份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的詩意與瀟灑。
【字體大?。?a href="javascript:doZoom(16)">大
中
小】